张春良 教授
在职单位:广州大学 擅长领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数控技术、机器人、振动控制
张春良,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数控技术、机器人、振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现任广东省机械模具科技促进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环境装备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工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Mechanics and Advanced Te...
在线咨询
28
教育背景
◆ 2000-2004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博士
◆ 1984-1987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 硕士
◆ 1980-1984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 学士
工作经历
◆ 2008-至今 广州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2005-2006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机械与航空工程学院 访问教授、博士后
◆ 2000-2008 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1987-2000 中南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讲师/副教授
参与项目
1.碳纳米管热固性复合材料长期应力原位检测技术研究. 2018年至2021年,6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775122) ,项目主持人
2.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支持向量机的核电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2008年至2011年,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04Z407),项目主持人.
3.基于双尺度非均匀传声器阵列的大型装备声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2013年至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5099),项目主持人.
4.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切削颤振在线监测与控制的研究. 2003年至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375070),项目主持人.
5. 高铁钢轨修磨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2016年至2018年,500万,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2016B090912007,项目主持人
6. 基于模块结合面微观接触机理的模块化机器人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2016- 2018,23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5092),主要参加者
7. 可重构模块化智能机器人系统及其应,2015年至2018年,500万,广东省重大专项(2015B010917003),主要参加者
8.重大突发事件部分信息缺失时核电站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10009505),项目主持人.
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状态监测与振动控制. 2009年至2011年,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主持人.
10.核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维护技术研究. 2010年至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主持人.
11.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大型装备声频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2013年至2015年,广州市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项目(12A006S),项目主持人.
12.XXX关键设备动态检测与故障分析技术研究--XXX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2006年至2009年,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B0120060585),项目主持人.
13. 高性能功能梯度纳米合金涂层研究. 2006年至2008年,湖南省外专局国际合作项目,项目主持人.
14.微纳米加工模糊塑性变形. 2005年至2006年,悉尼大学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
15.大型集装箱叉车国产化技术攻关. 2005年至2007年
主要荣誉
(1)振动主动控制及应用. 2013年国家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排名第一)
(2)高铁钢轨修磨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 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切削颤振在线监测与控制. 200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4)经济型微机数控系统. 1999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5)加工不对称压缩机螺杆转子滚刀精确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1999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6)特殊曲线数控插补算法及应用研究.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7)激光熔覆核阀零件. 1994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8)振动主动控制及应用. 2011年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排名第一)
(9)退役锂电池全组分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2021年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