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企创享首页
电话:
0757-86258632
小程序
登录
帮助中心
首页
成果超市
仪器共享
揭榜挂帅
科创平台
中试平台
科技副总
技术经理人
推广活动
最新活动
专家会客厅
南海科创汇
资讯社区
国内政策
政策资讯
平台社区
资源中心
需求库
投资机构
金融服务
案例库
服务商库
首页
成果超市
仪器共享
揭榜挂帅
科创平台
中试平台
科技副总
技术经理人
最新活动
专家会客厅
南海科创汇
国内政策
政策资讯
平台社区
需求库
投资机构
金融服务
案例库
服务商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库
>
详情页
符若文
教授
在职单位: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擅长领域: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炭功能材料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炭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功能材料在化学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应用。
在线咨询
321
教育背景
·1978.2–1981.12 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获学士学位; ·1982.2–1984.12 中山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7.2–1990.2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功能高分子)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1-1992.12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教师、讲师。 ·1992.12-1994.11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 ·1993.10-1994.1 香港浸会学院理学院 访问学者。 ·2001.6-2002.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1994.12-现在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 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 列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聚合物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农业部“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和科学院 “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Carbon》顾问编辑委员会成员,《离子交换与吸附》、《新型碳材料》、《炭素技术》、《炭素》、《高科技纤维与应用》、《炭素科技》杂志编委。
参与项目
1. “生物亲和性两性功能纤维的制备及对氨基酸分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59973028,2000 年 1 月至 2002 年 12 月,项目负责人。 2. “功能纤维的极微孔控制及性能研究”,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2001年1月-2002年12月,项目负责人。 3. “高分子材料的高功能化和高性能化”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003038,2000年-2004年,项目负责人之一。 4. “填充型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多元逾渗效应及其相关功能”,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0133020,2002年-2005年,主要参加者。 5. “炭气凝胶的制备及结构研究”,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基金项目,2003年1月-2004年12月,项目负责人。 6. “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03年1月-2004年12月,项目负责人。 7. “新型纳米银/炭气凝胶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04年1月-2005年12月,项目负责人。 8. “纳米材料三维电极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新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批准号:2004A30404001, 2004年9月-2006年12月,项目负责人。 9. “炭气凝胶制备新工艺研究及在超级电容电极中的应用”,国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0472029,2005年1月-200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主要荣誉
专利:1. “用含偕胺肟基材料还原提取黄金”,曾汉民, 陆耘,符若文,林伟平, 徐志达,中国专利号:91103814.0,已授权,证书号:31236 2. “内胆密封式两段法制备活性碳纤维的工艺”,符若文,陆耘, 曾汉民,吕海峰, 朱世平,中国专利号: 92.105859.4,已授权,证书号:39303 3. “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及装置”陆耘,朱世平, 符若文,卢泓泽,曾汉民,中国专利号:93108366.4,已授权,证书号:47419 4. “空气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净化装置”, 秦智深, 符若文, 陈宝泉, 陆耘, 陆 俊, 李柏武, 中国专利号: ZL 93242534.8,已授权,证书号:176896 5.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符若文, 陆耘,曾汉民,中国专利号:93106033.8,已授权,证书号:38424。 6. “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装置”, 陆耘, 朱世平, 符若文, 卢泓泽,曾汉民,中国专利号:L 93218891.5,已授权,证书号:174597 7. “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装置(分案)”, 陆耘, 朱世平,符若文,卢泓泽,曾汉民,中国专利号: ZL 94202193.2,已授权,证书号:204485 8. “硼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碳纤维的工艺”,符若文,张永成,曾汉民,中国专利:99116239.0,已授权,证书号:79490 9. “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方法”, 符若文,杜秀英,曾汉民, 中国专利: 00117322.7,已授权,证书号:97110 10. “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生产” 符若文,中国专利:00117577.7,已授权,证书号:110812 11. “以酚醛树脂凝胶制备多孔炭材料”, 符若文,方明锋, 中国专利:01127614.2,已授权,证书号:156012 12. “一种纳米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符若文,汤丽鸳,中国专利:03139851.0。 13. “常压干燥法制备有机气凝胶和炭气凝胶的方法”,符若文,吴丁财,中国专利:03139852.0,已授权,证书号:207032 14. “一种制备炭气凝胶的方法”,符若文,吴丁财,中国专利:200410027355.6。 15. “一种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张艺,符若文,许家瑞,蒋星,顾军扬,黄凤来,中国专利:ZL2005 2 0054339
专家认证
推荐专家